哥伦比亚泥龟(拉丁名:Kinosternon dunni)是一种原产于哥伦比亚的蛋龟属品种。这种泥龟在外观上与窄桥泥龟相似,但可以通过背甲甲片的大小和颜色来进行区分。它们的背甲呈椭圆形,略微扁平,颜色大多为褐色,体长可以达到17.5厘米。
栖息地与生活习性
哥伦比亚泥龟主要生活在较小溪流中,它们善于在带有树叶覆盖物的土层内建造洞穴。这种生活习性使得它们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得到良好的保护。
繁殖特点
哥伦比亚泥龟的繁殖期几乎可以遍及全年,它们产下的蛋通常为2枚一窝,蛋呈椭圆形且易碎,长度约为4.5到5.2毫米。在1961年的研究中,Medem发现在该泥龟的消化食道中存在软体动物,这可能反映了它们杂食性的食性特点。
食性
作为一种杂食性动物,哥伦比亚泥龟以草食为主,但也会摄食牛粪、土壤中的软体动物或昆虫若虫。
冬眠习性
哥伦比亚泥龟会自然进入冬眠状态,冬眠周期约为四至五个月。然而,根据相关资料提示,冬眠期不应超过20周以上,以保障它们的健康。
主要分布地区
目前,哥伦比亚泥龟主要被发现在哥伦比亚的del Choc地区,是当地特有的物种。
总体来说,哥伦比亚泥龟是一种具有独特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的泥龟品种,对于生态研究和观赏价值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。